現今社會一週所包含的資訊量,比18世紀時人的一生接觸到的資訊量還要多,光是今年全世界所製造出的全新資訊,將比人類在過去5千年所製造出來的資訊還要多。然而隨著理財觀念的不斷覺醒,很多人開啟了自己的理財之路,但除了跟隨理財達人的方法之外,什麼方式財會最適合自己呢?
很多人對於理財的理解僅僅是停留在「理財就是投資,理財就是存錢」
但理財不是簡單地購買金融產品,不是盲目跟風投資,而是通過一系列的金融工具和方法去平衡人一生的現金流,而其目的是為了增加被動收入,而不僅僅是購買一份理財產品而已。
錯誤理財產生失敗人生
在物價一定漲的世代,理財是防止財富「不進反退」的一場戰鬥;其實有些錯誤是每個人都應該要避免,而且都是一開始就能防範的理財錯誤。
1. 物慾太高,星巴克戒不了口
現在對於「萬物齊漲唯獨薪水不漲」的情況下,越來越多人享受生活中的幸福感,每天一杯珍奶、每周一杯星巴克,跟姊妹們的下午茶時光、兄弟掛的啤酒燒烤,還有下班後要衝夜唱……等等,這些享樂之下,很容易就將原本要存下的錢花光光,常常還沒領薪水就只能等著吃泡麵。
解決方法:控制不必要的花費,不是每一場聚會都非參加不可,將每個月的薪資妥善分配,累積自己的存款數字。
2. 貸款定時繳費,避免利滾利
若你身上不巧要背負學貸、車貸、房貸或是信貸,千萬記得要將定期繳費,很多人對於累積到一筆財富後,第一個想到的居然是---投資;但投資不一定代表有獲利,如果投資失敗還會破壞你的信用評價。如果沒有100%的投資把握,還是建議將定期定額將貸款還掉吧!
解決方法:沒有足夠的投資把握時,最好先做最有利的反向投資:提前還貸款本金,把利息收回到你的口袋裡,讓每月繳款金先逐步下降,未來每個月自然能存下更多的錢投資。
3.看利不看險,高風險卻不懂
投資最有趣的部分就是能使小錢滾大錢,很多人被獲利吸引的同時,卻忘記背後的風險危機,考量如何透過槓桿可使獲利放大,卻低估風險可能的虧損,在還沒搞懂投資內容時就急著參一腳,你貪圖獲利的回饋,卻有可能連本金都拿不回來。
解決方法:當你決定要開始投資,要先衡量自己的風險承擔力,絕不可以讓自己掉入「輸不起」的局面。先評估投資風險造成的最壞情況在哪裡,發生時自己一定要能承受得住,守住底線永遠是投資裡重要的事。
4.帳單又忘記繳,費時又費財
出社會後,要繳的帳單越來越多,但現在人生活繁忙,很多人都會忽略這件事情,最後的結果不僅浪費更多時間,也會有利息的問題出現,但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
解決方法:善加利用線上繳費,或是帳戶定期扣款,可省下不必花費的滯納金與利息。
5.信用卡不是額度越高就越好
每個人信用卡的額度不同,但千萬要有一點認知:信用卡額度不是你的錢。刷卡時是在向銀行辦理短期借貸支付給店家,只要能在期限內繳回這筆錢,銀行就不收利息,考量自己每個月的收入適當花費,避免陷入借貸的循環利息中。
解決方法:信用卡不能刷超過你能用現金負擔的金額,也要特別注意買商品時候的分期陷阱,累積下來的費用會很可觀。
複利是成功人生的秘訣
「中產階級唯一能靠的就是時間與複利,一樣的時間不一樣的複利,人生結果大不同」
由上圖(僅供參考)可得知,一樣的金額與時間,結果卻是天差地遠(台灣31年翻2倍、而香港32年已經翻5倍),這也就是為什麼理財工具要慎選,更何況退休金是不能失敗、不能重來、不能虧損的一筆投資,每一個選擇都決定了自己未來可以過怎樣的生活。
進行理財規劃時必須要考慮自己的負擔能力,同時也要衡量消費的必要性。
進行風險管理時,保險就成了防禦性最強的金融工具,多數人自然將保險視為風險管理和規劃的最好工具。
而多數人在年輕時,光是應付日常基本開銷就已經很吃緊,加上成年後還有買房買車、子女教育金等等問題存在,所以在退休時要額外準備3000萬的養老金,根本是天方夜譚。
當然也會有人有養兒防老的觀念,但未來你的小孩若連自己的家都養不起,你還指望他能多孝順呢?多數人都抱著船到橋頭自然直的心態,這是非常糟糕的期望,因為沒有正確的理財觀念,船到橋頭肯定不會直。退休理財規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老年生活可以安枕無憂。
退休養老於現代已經越來越受到重視,隨著醫療水準的提高,壽命的延長,養老問題必然是越來越困難的。在經過努力後實現了財務自由,除了需要考慮日常的基本剛性需求之外,更多的是需要考慮投資規劃,財富的傳承、保護及保全。
如果說你現在做的退休規劃都是15年、20年之後,你沒有把通膨因素考量進去,可能會造成你的退休金準備不足。例如你希望退休生活的月開銷相當於現在的4萬元,如果以3%通膨率估算,20年後的物價可能是現在的1.81倍,所以20年後你每月必須要有7.2萬才夠。
退休後的投資要怎麼做?最理想的狀況是一筆錢存在銀行定存,每月固定領出一筆錢來用就好。但以現在的利率水準,這麼做會有實質的困難,因為利率太低,你要準備更多的退休金。假設定存利率1%,通貨膨脹率是3%,你退休後希望每月有相當於現在生活水平的5萬可用,退休後還有20年的時間,放定存你需要退休前額外多準備1,463萬。
台灣民眾希望退休的平均年齡為62歲,其中戰後嬰兒潮世代希望退休年齡為65歲,有55%正在工作的民眾仍會選擇退休後繼續工作,退休金若準備太少,退休只會變成一種災難,搭配複利的儲蓄規劃提早做準備,才能安享高品質的退休生活,其中購買國際保單的成效優於台灣本土保單,更是近年來多數人理財投資的主力,美元保單未來領取的滿期保險金及增值回饋金成為多數人首選。
當歲月逝去,未來的你將是「苦老族」還是「享老族」?答案就在於今天的你做了什麼決定
延伸閱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