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徐熙媛(大S)於2025年2月3日因流感併發肺炎不幸辭世,享年48歲。她的離世引發了關於其子女監護權、遺產分配,以及如何透過信託將財產指定給特定對象的討論,這幾天也有很多人前來諮詢賈先生,所以簡單的跟大家分享一下。
- Mar 13 Thu 2025 17:52
大S離世後財產分配引關注,如何確保財富順利傳承給摯愛?
- Mar 13 Thu 2025 17:52
2025年香港保險新規「6.5%限高令」,是保障消費者或限制市場?
你知道嗎?中國最早的保險公司誕生於 1805 年的廣州!當時,英資怡和洋行與寶順洋行聯手創立 「諫當保險行」(又稱廣州保險社),正式開啟中國保險業的歷史篇章。
1841年,英國掌控香港後,這間保險公司隨即遷至這座新興的貿易港口,成為 香港保險業的發展起點。歷經百年變遷,香港保險業從最初的航運業水險,拓展至 火險、汽車險、勞工險、壽險、醫療險 以及近年來火熱的 投資型保單。如今,香港已發展為全球金融中心,保險業更是遍及世界各地。
從百年前的航運保險,到如今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保險這間「百年老店」一路走到全球第一!
- Mar 13 Thu 2025 11:39
【香港保險】2025年各國政府都在投資的英國保誠!
2025年保誠公布分紅實現率達105%,30年總現金價值比率提升至111%。
在香港的保誠客戶超過130萬居民,償付能力抱持行業高位,位列2025年香港十大保險公司榜首,根據2025年3月英國保誠保險罪金的股份結構,國家主權基金投資占比5.88%,相較於2024年的3.2%增長了83%,而前六大持股主權有挪威央行投資管理公司、中國外管局外匯投資、新加坡政府外匯投資等等。
- Nov 12 Tue 2024 16:59
【投資理財】2024年全球經濟自由度:香港奪冠,台灣位列第19名
根據加拿大智庫菲沙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最新發布的《世界經濟自由度2024年度報告》,香港在全球165個經濟體中,憑藉其高自由度的經濟環境與穩健的金融體系,再度奪回全球經濟自由度第一的寶座。
- Aug 15 Thu 2024 15:17
【香港保單】高效運用香港保單分拆功能,創造資產效益最大化
香港保險業擁有超過180年的歷史傳承,從未有過壽險公司倒閉的紀錄,這無疑展現了香港市場的穩健與成熟。
2024年3月,英國智庫Z/Yen集團公佈的第35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報告顯示,香港在全球121個金融中心中依然穩居第四,總評分達741分,與排名第三的新加坡僅差1分,彰顯出其不可忽視的全球金融影響力。
- Jun 18 Tue 2024 17:26
【投資理財】全球資產配置新寵,避開中產到中慘的失誤決定
2024年,香港的保險市場再次成為熱門話題。目前全球金融市場上,較少可以找到和香港的分紅儲蓄險匹敵的選擇:年化收益率高達7%!這不僅是存錢那麼簡單,還包括財產隔離、財富傳承、稅務優化、全球資產配置,以及多幣種轉換等一系列的優勢。
香港保監局公布,2023年大陸訪客赴港投保個人人壽保險新造保單保費約為港幣590億元,超越2019年水準,僅次於2016年的港幣727億元歷史高峰。分析人士表示,香港保險具有資金投資範圍廣、產品定價利率高、保單設計較為靈活等優勢,吸引陸客赴港投保。
- Mar 28 Thu 2024 16:15
【香港保險】跨越三個世紀的愛與歲月,連皇帝都買的忠意人壽
忠意集團創立超過190年,在悠長且多變的歷史環境中,忠意保險服務過的客戶從一般人到王公貴族,數不勝數。回溯過去忠意集團歷史,還真就有一位皇帝的名字赫然在列,他就是100多年前的奧匈帝國皇帝卡爾一世。
- Dec 14 Thu 2023 18:01
【投資理財】權力和財富,如何分配得宜,富得過三代?
亞洲家族企業多數面臨同一個問題—『當創辦人離開後,權力和財產應該如何分配?』
中國有一個諺語「富不過三代」,從華人歷史來看,很少有可以延續百年的朝代,基本上三、四代就會崩盤,而華人富豪家族也是有這樣的情形。
- Oct 11 Wed 2023 15:54
【香港保險】香港保監局GN16再度升級,分紅達成率安心更透明
分紅保單在香港已經30、40年的歷史,過去香港保險公司不需要公佈成績單,但透明機制—GN16,讓保戶可以作為儲蓄前篩選保險公司的一個選擇的基準。
香港保險業監理會推出了指引16(Guidance Note 16,簡稱GN16)於2017年1月1日起,規定所有保險公司必須在公司網頁上披露不同計畫的非保證過往回報履行比率(又稱實現率,英文Fulfillment Ratio),有了GN16之後可比較各家保險公司的分紅回報表現,理論上挑選保險產品時會更為方便。
- Sep 06 Wed 2023 16:43
香港富邦富昇5 – 滿足您的人生財富安全感,強勢上市引爆儲蓄旋風
美國矽谷銀行與瑞士信貸暴雷
在今年2023 Q1末,全球金融市場拋出震撼彈:美國矽谷銀行擠兌、倒閉事件頻傳,延燒瑞士信貸危機,而瑞士銀行結束數百年保密制度,向各國政府移交離岸客戶資料,因此,存款於瑞士銀行不再享有保密待遇,導致有錢人資金從美國、瑞士大逃離,資金流向不同地區,其中包括香港。
另外,疫情解封後,各國門戶大開,香港邊境鬆綁,促使香港人流回升,自今年3、4月起,越來越多台灣人也特地前往香港投保美元儲蓄分紅保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