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股神和長期排名世界前三的巨富,巴菲特的致富之道永遠是對財富有夢想的人孜孜以求的目標。巴菲特每一年在股東信中都會提及他財富帝國的基石:保險。為什麼是保險而不是其他行業,保險對於富豪們來說到底有什麼魔力?
而什麼是保險浮存金?簡單來說,保險就是銷售承諾
客戶現在先付錢,保險公司承諾如果未來某件不希望發生的事情發生了,就向客戶付錢。公司介入保險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獨特的金融特性。保險公司可先收取保費,然後支付賠償金。在極端情況下,保險公司先收錢後賠錢的模式可讓保險公司擁有大量現金,也就是所謂的浮存金。
巴菲特特愛保險業
在每一年的《巴菲特致股東的信》,巴菲特在談到伯克希爾公司,第一個闡述的都是保險。巴菲特將保險業務稱為「伯克希爾的核心業務、成長引擎」,並稱「保險業務推動了我們過去多年的擴張」。
伯克希爾旗下共有8家保險公司,其中以伯克希爾·哈撒韋再保險集團(以下簡稱「BHRG」)、General Re 以及蓋可(以下簡稱「GEICO」)規模最大,其他保險公司規模較小,從事一些特色業務。在3 家保險公司中,巴菲特與GEICO 接觸時間最長,巴菲特進入保險業,是從GEICO開始的。
1951年,巴菲特拜訪了GEICO公司並與當時該公司的一位副總裁進行了長達4小時的對話,從此打下了巴菲特保險帝國的第一個根基。
巴菲特早年從事紡織業,真正轉型始於1967年。1967年3月,一直留存在巴菲特的記憶中,並被他稱為「我們的幸運日」。當時,國家保險公司創始人Jack Ringwalt 以86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巴菲特兩家財產和意外災害保險公司。
從此,巴菲特摒棄半死不活的紡織業務,正式轉型為保險公司。近年他接受CNBC 電視台採訪時說,1964年收購紡織廠是個巨大的錯誤,如果當時收購的就是一家好的保險公司,他的資產凈值的增長就會快很多。
浮存金:比免費的錢更棒
伯克希爾提供的相關資料顯示,1970年,該公司擁有的浮存金數量為3900萬美元,此數字每年逐漸增加,至2013年,已增長為770億美元,44年增長接近2000倍。浮存金早就已經成為伯克希爾投資資金的主要來源。
對於巴菲特來說,保險浮存金有兩個作用,它是一筆負利率資金,同時還是一個投資槓桿,浮存金確確實實「比無成本更低」。他打比喻說,這就像你從銀行貸款,你不僅不需要支付利息,銀行反而還要向你支付利息。「還有比這更好的盈利模式嗎?」 他說。
雖然保險業務利潤可觀,但與巨量的浮存金相比,還是九牛一毛。2012年及2013年,該公司獲得承保利潤為16億美元和30億美元,與此同時,提供的浮存金數量高達730億及770 億美元,僅BHRG在2013年就貢獻了372億美元浮存金。多年來,浮存金占伯克希爾投資金額的70%。外界一般認為,巴菲特的投資槓桿約在1.5 左右。
富豪理財規劃的首選---保險
高資產群對於理財態度上偏向“穩健型”,風險控制成為他們在理財過程中首要關注的因素。超過90%的高資產群以“規避風險”為理財過程中的重要指標;作為保障型投資,保險實現了風險掌握和收益的最佳配置,極大程度地知足主力高資產群穩健理財的需求。
以目前現狀來看,保險和存款以 92% 和 85%的選擇率排名前二,其次是金融投資產品(56%)和不動產投資(49%)。
近幾年來,香港保險市場頻現大陸千萬保單。這也讓大陸監管部分感到不安,大陸續出多條“限購令”,試圖給大額保單外流“降降溫”。
一、富豪赴港購買大額保單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一般來說,香港保險人士習慣性將保費總額達百萬港幣及以上稱作大額保單。大額保單類產品多兼具保障和融資的萬用壽險、專注於投資回報的投資連結保險以及滿足富人醫療需求的高端醫療險。
單單追求投資回報收益,保險並不是最佳的選擇。但是,保險作為一種特殊的保障型市場產品,它對於富豪們來說,有著許多不可言妙的作用。
通過高額壽險指定受益人來實現財富傳承
假設A投保了一千萬的高額壽險,總保費是300萬,指定兒子為受益人,當A去世後,其兒子就能得到1000萬。通過購買壽險,A君實現的財富的保值增值和財富傳承。
通過高額壽險能合法節稅
根據《保險法》的規定,被保險人死亡後,人壽保險金歸受益人所有,不屬於被保險人的遺產。
曾經的臺灣首富蔡萬林,2004年去世時留下超過46億美元的龐大遺產,按照臺灣現行遺產稅率50%,蔡家後人應該繳納遺產稅約782億新臺幣,但實際上只繳了5億多的新臺幣。這要歸功於他生前做足了節稅規劃,利用高額人壽節稅避債。而同樣是來自臺灣的首富王永慶就沒有那麼幸運,其逝世後,他的家屬繳納100多億新臺幣的遺產稅,創史上最高遺產稅記錄。 (參考文: 李嘉誠的錢都可以買下保險公司了,為什麼還要買上億元保險?)
二、大陸大額保單頻現香港
隨著人民幣接二連三的遭遇貶值潮,很多人考慮走出去配置海外資產避險。香港美元/港幣保單走紅內地,其中不乏內地高淨值人群。
B在內地經營著一家紡織公司,在當地也算是小有規模。從去年年後就開始接觸香港那邊的保險。經過對比比較,發現在分紅收益、保障範圍上面的確較內地有優勢。今年年初,趁著內地監管還沒有收緊的時候,B赴港為留學新加坡的兒子和家人購買了足額保險。
三、香港大額人壽保單魅力何在?
香港是一個天然的節稅港灣
稅率低、稅種少、而且2006年的時候取消遺產稅。許多人都將其作為海外配資的一個跳板或者移民地。基於此,不少人將香港保單作為其節稅規劃或者移民的一個重要工具。
大陸雖然目前沒有開徵遺產稅,基於對財富保全的考量,赴港購買大額保單成為一種未雨綢繆的保全辦法。
合法的將資產轉化為美元資產
香港保險多以美元/港幣保單為主,購買香港保單相當於擁有了一份美元資產。當然,這其中還會涉及到保單融資,香港能將保單進行質押貸款,而且貸款利率遠低於銀行利率。不過,由於國內外匯管制收緊,大額保單也受到了諸多限制。
香港保險隱私保護
一般來說,只要保單持有人不告知周圍的人,其它人是沒有辦法獲知保單的具體情況。
香港保險的分紅能力較強
保單複利滾存比例高等優勢也驅動了大陸人士赴港購買保單。 (參考文章>憑什麼香港保險分紅可以那麼高?)
綜合以上幾點,這大概是香港大額保單在大陸橫著走的幾個原因之一。香港保單的爆紅並非一蹴而就,大陸保險和香港保險也並非對立的存在,如何正確引導和規範兩地市場才是未來我們要努力的方向。
家庭需要理財,更需要保險。儲蓄險和投資險分紅高,香港保險還能為您保全財富,資產轉移和傳承。
延伸閱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