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有一部偶像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引發大眾的關注,也讓我們知道原來看似與我們無關的事,其實與我們息息相關。
從其中一個主題,「病識感」是指我們對病的認知程度,病了卻以為自己是健康的是最令人害怕的,除了生理上的疾病,其實我們的稅務也有,「稅之病識感」,這病徵如同新冠疫情一樣。
- 感染路徑簡單、毫無預兆
- 潛伏期長
- 復發機率高
- 後續併發症多
- 雖死亡率低但破壞性強
所以報稅季到來,大家開始會關注稅務的問題,如何報稅、節稅成為搜尋網站的熱搜關鍵字,賈先生也專門準備了與專業人士的稅務相關議題與大家分享!
與新冠疫情不同,源頭不在 武漢,而在台灣本土的國稅局
林全擔任財政部部長後,致力於改革國稅局查稅機制,而依2002年時國稅局的人力狀況,每年可新增查稅之醫師對象約5%,而這5%就像病毒傳染力,比新冠病毒的傳染力高近百倍;隨著人力改革查稅率會逐年增加,不做到所有醫師都被查過一遍,不會消停。
當我們為了新冠病毒擠破頭去搶口罩、買消毒液、酒精、防疫時,我們更應該為了每年增加的5%稅之病毒,做好防疫措施!
我們與稅的距離可以很近,也可以很遠。
我們與稅之間可以互相抵抗,也可以安然共存。
就像多數醫師認為,「稅」離我們很遙遠,但往往低估了時間的威力和風險的來臨!
或許您的診所並非名列前茅的集團大診所,也可能您的運氣很好,往往不在那5%新增查稅名單中,但名列前茅的集團大診所,總有一天會查完;台灣的診所、醫師數量並不會比得上國稅局的人力成長,每年5%成長的新查稅名單,10幾20年內還是會輪到您,甚至其他已經開始作稅務規劃的診所也會將輪到您的時間表推前,這樣您還會覺得「我們與稅的距離」還很遠嗎?
國稅局可不是塑膠做的,哪些特定對象,可能會是國稅局查核的重點類型?
在此KPMG特別標出四種常見類型:
且國稅局在查核時,會有以下幾個方法
- 實地訪查
- 資金流程查核
- 醫療費用收據之勾稽有異常
- 員工檢舉
若想知道查核重點,及如何規劃,請洽賈先生!!
以一個診所或醫師而言,若平常有做財務、稅務規劃,其年應繳稅額約可省下67%-95%!!
您會希望能幫您自己或診所省下67%-95%的稅額嗎?
您會希望把省下的稅額做最有效的規劃,並創造更大的價值嗎?
若把每年省下來的67%-95%,創造5倍、10倍甚至18倍的價值,
更可以把這些愛與價值傳承給您的下一代!
不論是小班的醫師專業稅務規劃、還是專屬個人專業諮詢與策略規劃,或是您也有以下問題:
1.對於目前的財務狀況不滿意
2.對於您買了一堆金融商品的安全性有疑慮
3.對於稅務現況想要優化
4.對於退休商金與子女教育金中長期規劃選擇無頭緒
透過賈先生,您皆可以獲得比預期中還要棒的結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