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因緣際會之下聽到了一場精采說明會,針對今天所聽到的講座內容當中-美國經濟趨勢,所以賈先生特別整理出一些重點
中國製VS美國製 你怎麼選?
針對「中國製」這一件事情是許多企業界的痛,但卻不得不這樣選擇,不管是在中國設廠、招聘中國籍員工、使用中國原物料...等,相信低成本這一件事情已經不需要再多做說明了,但是你們知道現在美國已經執行讓「製造業回流」這一件事情了嗎?
自1980年後期,美國製造業開始外流,中國開始成為世界製造中心,經過三十多年的洗禮,中國已成為道地的「世界工廠」。但除了製造業,人力資源也是如此,產業外包成為過去十幾年來各國產業轉移最重要的關鍵字。
「美國製造」成為美國政府的政策絕對是一大關鍵
調查指出,其中近1/10美國公司回流增加是需要較高技術背景的進階工作,如太空、產業、能源設備、汽車與醫療設備等。這也是1990年來就業成長率最高的時期。愈來愈多的美國公司是自願回到本土,一些大企業包括通用電子、福特汽車、惠而浦,甚至蘋果公司也回流。
相信很多人興高采烈買了一個3C商品、一件衣服、一雙排隊很久的球鞋,結果一翻開卻是made in chain就翻了一個大白眼,更別提某水果牌手機5系列的背殼還大方的烙印在上面的中國製,完全讓人降低的慾望。
仔細想想,製造業回流對於一個國家有甚麼改變?
- 設立工廠:去年10月開始,美國投入2000萬美元幫助美國製造業回流,這樣的作法不僅省去在其他國家的製作成本也減少了相當大的運送時間。
- 增加生產線:過去10年,美國大約失去了上百萬製造業的工作,不過,美國政府的數據顯示,過去三年多來美國增加近50萬個製造業相關的工作機會。
- 擴增場地:土地及房屋的建設,連帶提升房價、土地價值,甚至連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曾表示,將把Mac某產品線全部從亞洲移回美國。
而現在世界兩大強國交比較之下,讓我們數據化來看看,以下為2015年第三季最新GDP資訊:
【美國2015年GDP】
【中國2015年GDP】
地區 |
最新數值/日期 |
與上期相比 |
與去年同期相比 |
美國 |
0.908681 (%)2015Q2 |
+0.75(%) |
-0.22(%) |
中國 |
1.7 (%)2015Q2 |
+0.3(%) |
-0.3(%) |
註: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縮寫,是指經濟社會(即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運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也就是國內生產總值。
從數據上來看很明顯的知道美國正在慢慢地走上坡,這就是為什麼美國一個打噴嚏全世界都怕他感冒。
製造業將多數回流美國
這波企業回流美國的熱潮,一點都不輸給十年前外移中國的勢頭。
企業會選擇回家,看的不是低廉工資,而是靠近主要消費者市場,趨勢反轉的背後,經濟因素大於政治考量。由於科技進步,勞力占生產成本的比重愈來愈低。需要仰賴大量人力的製造業,發現亞洲國家飛漲的工資,讓他們越來越吃不消。
而中國市場成本水漲船高有大三主因:
- 中國工人薪資提高,依據經生產力調整後的工資水平,從2004年的4.35美元時薪漲到2014年的12.47美元,漲幅達187%。
- 匯率,2004年至2014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升了35%。
- 能源成本,中國的電力消耗,從2004年的7美元每千瓦時上升至2014年的11美元每千瓦時,而天然氣成本則從5.8美元每百萬英熱單位升到13.7美元,漲幅138 %。
美國德州大亨喬治米切爾堅持使用水力壓裂法開採頁岩氣和頁岩油,改變了全球製造業版圖。過去中國扮演世界工廠角色,沒想到美國卻因為頁岩油革命,政策上讓製造業回流增加消費動能,現在美國製造成本已比歐洲主要經濟體便宜 10-20%,只比中國高5%。
全球出口量排名前25位的經濟體,以美國為基準100,中國的製造成本指數是96,即同樣一件產品,在美國製造成本是1美元,那麼在中國則需要0.96美元,雙方差距已經相去不遠。而現在在美國與在中國製造的成本,相差無多,到2018年美國製造的商品,就會比中國還要便宜3%。
而現在美國工廠的總產量遠遠超過中國工廠,而且在價格方面,美國產品遠比中國產品價值高,美國人口不到世界人口的5%,製造業卻佔全球產值的近1/4,世界上真正處於領先地位的仍然是「美國製造」。
現在給你一次選擇機會,中國製VS美國製 你怎麼選?
如果大家對海外投資有興趣,不妨可跟賈先生一起交流喔
有任何想知道的訊息都歡迎資訊 點我諮詢
你有興趣的文章>>
2016 U.S. News 美國大學排名1-10名
留言列表